工作是一種修行,世間只有必然性沒有偶然性!
截止至今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么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呢?我們研究了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從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窺究竟。瑞士制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表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他們用心制作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在工匠們的眼里,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制作的一絲不茍、對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譽滿天下、暢銷世界、成為經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專利,日本式管理有一個絕招:用精益求精的態度,把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這種精神其實就是“工匠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器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在眾多的日本企業中,“工匠精神”在企業領導人與員工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并由此培育出企業的內生動力。
在獲得奧斯卡日本影片《入殮師》里。一個大提琴師下崗失業到葬儀館當一名葬儀師,通過他出神入化的化妝技藝,一具具遺體被打扮裝飾得就像活著睡著了一樣。他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好評。這名葬儀師的成功感言是: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舍的情結,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強調“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并提出了明確目標、作出了重要部署。
工匠精神是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需要,它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創新內涵。從古至今,熱衷于創新和發明的工匠們一直是世界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工匠,他們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改革開放以來,“從事高鐵研制生產的鐵路工人和從事特高壓、智能電網研究運行的電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優秀傳承者,是他們讓中國創新重新影響了世界。
發揚工匠精神,需要培養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為培養新時代技能人才奠定基礎。社會對各種人才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勞動者努力進取的方向。當前,社會上依然存在輕視職業教育、不重視技能人才的現象。所以內蒙古合眾精恒勘測設計有限公司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倡導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同時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提高技能群體的社會地位、經濟待遇,為技能人才發揮作用搭建寬廣舞臺,使他們在經濟上有保障、發展上有空間、社會上有地位。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深植于工匠精神中,內蒙古合眾精恒勘測設計有限公司要創造一個寬容有充滿活力的創新環境,充分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勞動者的創新動手能力。廣大技能勞動者應堅持把守正創新貫穿技能實踐全過程,既繼承優良傳統,又勇于創新創造。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創新之道,唯在得人。現在,我國正處于政治最穩定、經濟最繁榮、創新最活躍的時期,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實現重大突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戰略高技術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應用研究引領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為我們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創造了有利條件。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讓各類人才各得其所,讓各路高賢大展其長,“中國號”巨輪就一定能向著科技強國不斷前進,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向著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
內蒙古合眾精恒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內蒙古測繪儀器 內蒙古勘測 集寧勘測
版權所有:內蒙古合眾精恒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蒙ICP備18001108號-1 蒙公網安備15090202000149號 網站建設:國風網絡